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运动户外 > 户外装备  > 心率表 >文章详情

不整那些虚的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前提

  • 跑步爱好者,路跑为主偶尔去野一下;目前大概每周三跑每次一到两小时,跑量在100-200km/月;偶尔骑行(但是当爸之后基本就荒废了),夏天游泳;健身房厌恶者,偶尔在家做一些简单的有氧和力量练习。

  • 把跑步作为日常一个生活习惯后有数个品牌运动手表使用经验,最早可追溯至已经不再做运动手表的百锐腾,到松拓ambit2,再到苹果一代,再到佳明;

  • garmin产品这是第三个(fenix3HR-5-7),也是最近使用的三个运动手表,也就是说进garmin家门之后各方面都挺满意,没有转出去了。苹果表用过一个一代,实在是受不了出差忘带充电线就废的日充频率,几个月就出掉了再无尝试;

  • 产品为自购使用,无产品利益相关;

  • 非专业评测媒体,仅普通个人用户;

最近看到亚马逊海外的fenix7在张大妈上还挺火,不小的差价也让人心动,因此这篇主要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说一下主要的使用感受,给各位纠结于国行还是海淘的各位看看值不值得花将近一倍差价的购买国行版,也给各位有升级或者入坑Garmin想法的作为一个参考。

(不整那些虚的)结论放前面

如果处于购买前纠结于以下几点,基于我自己的使用体验,结论先说:

  • 在海外版的fenix已经支持中文后,肉眼可见的国行版优势,目前只有双频多星和蓝宝石面(好奇老外不考虑表面的磕碰的吗)、和专供的NFC与二维码支付功能;

  • 双频多星的定位系统确实能带来定位精度的提升,但是在遮挡环境还是不能避免有误差。如果不是在追求那一点点极致的轨迹精度提升,不建议为了这个升级手中的设备;

  • 以我自己的使用体验,蓝宝石能做到在户外和日常使用场景表圈多次磕碰而表面完全没有痕迹,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好像也没有好到要多花上千的程度;

  • 以目前开放的使用场景,NFC和支付二维码仅能算是聊胜于无吧。

开始

fenix7一月发布之后内心其实波澜不大,因为好像升级都没有戳中我的痛点,fenix5一直正常使用,稳定靠谱没有出过什么妖儿子。后来看测评博主贴出来的7特有的双频多星定位获得的跑步路线图,被精度稍微震撼了一下(其实就是找个借口烧一下装备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想了两天还是没忍住下单了。从二月初到现在使用两个月。

外观

使用5年的fenix5

使用5年的fenix5

前一块fenix5选的是不锈钢蓝宝石版,因为DLC的卡表用过,觉得DLC就是不耐刮更不耐撞,且金属本色看起来也比较斯文,上班不会特别突兀。fenix5的不锈钢圈有痕迹了拿抛光棒打磨几下,这么多年下来就没有重大痕迹。本来是想继续选金属本色的,没想到到了这一代在中国就变成了只有黑色圈可选,要体验双频多星系统的更加只有钛镀膜的旗舰版,根本没得选(其实我还是羡慕亚马逊上的不锈钢版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

插句题外话,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国内队精英版和旗舰版配色上是有一点点不同的,精英版的那个确认键的护甲是红色的,旗舰版却是浑身黑不溜秋通体黑色。用我老婆的话说“一个中年男人运动的时候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衣服鞋子是不骚不买,平常衣服巴不得全身黑色灰色,运动服运动鞋一堆亮黄骚粉的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没错,运动装备一定要骚。没想到在这一代fenix上没办法只能选个最最最低调的全黑配色,连那仅有的一点点骚都得不到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表圈螺丝的位置改变,fenix变得不那么fenix了

表圈螺丝的位置改变,fenix变得不那么fenix了

这一代的fenix外观上的最大改变是从3开始表圈上那几个螺丝改到表耳的位置上去了。好不好见仁见智吧,我自己其实觉得没有以前的那种西装暴徒的味道,那种以前只有在fenix上才有的精致中粗暴的加入几个螺丝钉的粗犷的感觉,好喜欢那种冲突感(个人感觉fenix5/5plus两代的外观是最好看的,基本都是直面有棱有角,几个大螺丝非常特别。6加入了一点弧线,还柔和了一点)。fenix7的表圈设计真的有种泯然众人的感觉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只有表圈上面阴刻的字母和图案还能显示出一丝丝聊胜于无的精致吧。

手腕周长16cm的佩戴效果

手腕周长16cm的佩戴效果

我手腕不粗,腕关节最粗位置绕圈才16cm,用fenix3的时候其实觉得hold不住了。感觉47mm的还是略略大了一点点。

飞5上没怎么用的岩石蓝硅胶带vs飞7多黑色硅胶带

飞5上没怎么用的岩石蓝硅胶带vs飞7多黑色硅胶带

黑色vs不锈钢本色金属带

黑色vs不锈钢本色金属带

表带22mm,quickfit接口,和garmin其他的通用。fenix5用了几年表带倒是剩下了几条。当时想选银色圈还有一个原因,这条不锈钢色的表带大概世上只有我这一条,因为当时garmin的金属表带就只有不锈钢镀膜灰黑色一种,用了一段时间觉得跟fenix5的本体实在是不搭,自己花了几天时间慢慢把正面的镀层用砂纸磨掉了(相当耗时间,背面懒得完善了还保留着黑色镀膜,是条双色带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

钢色表带和黑色表盘,那是相当有冲突感

钢色表带和黑色表盘,那是相当有冲突感

没想到后面的一个又用不上了。这条不锈钢的我决定保留着,万一下一次再换的时候又回去了呢……不过不得不说garmin在配件上的定价是真的狠,为了配这个黑色又入了一条黑色钛DLC的金属带,轻是轻了那么一点点,不过价格是真的让我纠结了好久。而且表带是真的容易划到,现在都已经有明显的划痕了。

几种不同材质表带的重量对比

几种不同材质表带的重量对比

题外话,如果需要轻便的话,推荐马家找这种编织魔术贴带,我这条十几块钱,轻便好用,随意调节长度跑步带不晃。就是每次更换比较麻烦和最好每次清洗一下。不过在价格面前这些都不是缺点。

简洁明了,基本信息齐备。能获取手机上最新的通知消息减少拿起手机多次数。

简洁明了,基本信息齐备。能获取手机上最新的通知消息减少拿起手机多次数。

fenix7系列还是使用了一向以来的mip屏幕。之所以丝毫没有对其他硬件基本相同的EPIX的amoled屏动心是因为在我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面,对于我来说白天看得清楚和续航能力我更看重。我对花哨的屏幕特别不在乎,甚至一直以来我都用这种时间看得清、基本数据有就好的系统自带表盘,都没有用过那些满屏都是数据的第三方表盘。

屏幕明显偏黄,对比度也低。拍摄环境非自然光,照片有一点点的白平衡不准。实际肉眼效果跟图片还是比较接近的。

屏幕明显偏黄,对比度也低。拍摄环境非自然光,照片有一点点的白平衡不准。实际肉眼效果跟图片还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覆盖屏幕的太阳能面板造成了明显的屏幕对比度降低,肉眼可见明显的屏幕偏黄。日间影响不太大,但是旁边或者晚上在不亮灯的情况下,较低的对比度造成屏幕的可视性是明显低于fenix5,跟朋友的fenix6非太阳能版对比过有相同的结论。屏幕的清晰度这算是非太阳能版的一个明显的优点。

还有就是屏幕外沿那一圈的太阳能板,在特定角度会呈现明显的红色,有人说特别难看,我觉得还行,但是为了不显太突兀我把表盘上字都调红色了。红加黑个人感觉还行。

nfc&支付功能

近乎残废的nfc功能,目前发现除了交通卡之外没有其他用途,甚至小区的门禁卡都不能模拟。而这个北京互通卡在其他城市的使用情况未知。

近乎残废的nfc功能,目前发现除了交通卡之外没有其他用途,甚至小区的门禁卡都不能模拟。而这个北京互通卡在其他城市的使用情况未知。

nfc功能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对至今没使用成功,在手机app绑定界面只能绑定北京什么通的公交卡,然后在列表的城市的公交系统使用。我绑定了一张,并且特意在广州的地铁闸机试过,但是日常的伸手过机是没有反应的,后来发现好像每次使用前要在手表上通过长按左上角按键调出快捷方式,先打开钱包,输入设定好的支付密码,才能在一段时间内靠近nfc设备使用(这一点不是太确定,因为没有再试验第二次)。而且习惯手表带左手,一般的收费机都靠右,还不如直接刷手机方便,没再尝试了(差点都忘记了上面还有余额可以退回来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

garmin的nfc功能也很迷惑,之前我记得还有几个银行的卡是支持添加到nfc支付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nfc就只开放给公交卡了。门禁卡之类的同样是不支持的。

支付界面可以使用触屏输入密码,还挺方便。

支付界面可以使用触屏输入密码,还挺方便。

也能像其他手环那样绑定支付宝和微信,当天使用第一次需要密码,之后当天只要连续佩带就可以不输密码。使用时可以脱离手机。这个只要商家能扫码就能正常使用。打开支付界面的时候手表会自动激发高亮度。在户外运动这个功能还是有方便的时候的。例如跑山的时候习惯把手机收到背包里,就不用另外掏手机。但是好多小店都需要你扫他的二维码,那就没办法。

日常使用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手表的本体净重49g,附带的硅胶带20g,主观感受不重。作为参考我记得945的本体重量是39g,fenix7精英版的重量是59g。不过我感受不能作准,毕竟我是也带着150g跑表完成过全马的人,对手腕上的重量我不敏感。

(这里不放图了,懒得录和转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知道在各个界面触屏操作足够流畅就可以了)

这一次升级比较重点的一个是增加了触屏。说实话体验了几天之后我把触屏功能关掉了。第一是因为garmin的系统和五个按键的逻辑足够清晰,长时间使用养成的习惯之后并不觉得需要通过另外的交互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另外一个是因为表盘尺寸大小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反而有点不好控制,经常出现想向上下滑一两行但是超过了,又要反方向多滑几下的情况,效率反而低了。个人认为在智能腕表上的交互“效率”是很重要的体验,除了按钮(包括苹果表上的旋转表冠),三星的那种旋转表圈的方式也是效率挺高的一种,但是受限屏幕大小触屏反而不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虽然系统的界面在滑动的时候是足够流畅的,并且特意尝试了一下屏幕沾水的时候也是能正常使用,运动时候的汗水和户外的小雨应该不影响使用,我还是关掉了这个功能。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首批量产品的品控问题,我这一块的五个按键手感只能说很一般,而且是那种按键之间手感还有差异的那种,有一两个是按下去会有清晰的嗒的声音的,有几个是比较软的到底也没有声音反馈和力度变化的。更神的是不同的时间或者多按几下之后手感还可能会有变化,有点随机。有朋友说在大批量供货之后会改善这个问题,供参考。

日常使用最多的界面,迅速瞄一下手机上的通知简要内容,确定要不要打开手机操作(话说张大妈的推送频率也是真高,随便截个图首位就是张大妈的)。

日常使用最多的界面,迅速瞄一下手机上的通知简要内容,确定要不要打开手机操作(话说张大妈的推送频率也是真高,随便截个图首位就是张大妈的)。

其他的好像也就这样了,好像一直被吐槽的不是智能表但是一直号称智能表、跟手机的交互仅限显示通知、没有其他真正意义上的app可装(garmin自家的IQ平台上所谓的app可真是一言难尽),等等的这些都还是原来的garmin。想在这一代上面看到更智能的进化的消费者要失望了。不过我对腕表提醒的期待本来就没有超过告诉我有新的消息或者电话以减少打开手机的次数、或者加上日常闹铃之类比较低频的应用,因此在fenix上能实现基本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想想在新鲜感还在的时候也没有真正在苹果表上回复过微信,没有必要创造需求。当然手环类产品也是能满足这部分需求的,不在这里讨论。

地图

地图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但是受限于屏幕就那么大,要看清楚城市地图的道路和其他信息其实非常不容易。

地图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但是受限于屏幕就那么大,要看清楚城市地图的道路和其他信息其实非常不容易。

地图的使用场景其实真的不多。城市跑吧,在熟悉的地方根本用不到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在陌生城市吧,手机看地图无论是操作便利性或者需要导航的操作都比手表强太多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如果是越野,其实一般的城市地图用处不大,等高线图的实用价值更大。但是咨询过garmin的客服,受法规限制,官方目前是不提供等高线地图的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补充:看到高驰是可以提供等高线地图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garmin是国外企业的缘故,反正这一点不如高驰)

下载过网上的非官方等高线图,反正在广州山、帽峰山这些已经算是高点的地方,都没有等高线信息。

在越野跑或者长距离徒步这种需要进行导航的场景下,fenix可以在garmin connect平台上先规划路线,然后导入手表,就可以在大部分的户外活动中使用导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手表是不支持地图的,例如飞3飞5,也是可以正常使用路线导航的,只是导航的界面没有地图内容只能显示规划的路径和目前的定位点。

续航能力(电量)

更专注(局限)的功能带来的是更好的续航能力。

因为原来的fenix5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挺满意,就算已经使用了四五年了电池有损耗,按照我的使用强度,每周户外运动三到四小时(GPS+北斗)加日常连续佩带,一周充一次电量少有低于20%的。至今fenix5运动模式下开GPS大概每小时耗电8-9%,如果用长续航的ultratrack模式每小时大概3-4%的耗电。就算是三四天的出差,也能很放心的在不满电的情况下不带充电线出发,并且在出差过程中保持室内或者室外的运动记录。这是我一直使用garmin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因此在购买前没有特别留意fenix7的续航能力,不过实际使用下来fenix7的续航能力算是给了个小惊喜。

我觉得除非是苹果表(举例并非特指)那种不得不一两天一充的频率,不然使用这种运动手表纯粹的说待机多少天或者连续户外运动多少时间意义都不太大,因为在两个充电周期之间肯定会横跨了日常使用和运动使用。因此我无法说这块表实际待机或者连续运动可以达到多少时间,加上这一次官方还挺用力宣传的太阳能充电能力,每天在户外的时间有长有短,只能说说主观一点的续航感受。

我的使用习惯设置,全天开心率(如果要睡眠监测数据之类的在fenix7上必须开心率)、血氧关、连接手机接收通知(每天各种消息百来条吧)、日常通知震动提醒运动过程震动加声音提醒、日常和运动中在日落之后抬腕亮屏4秒。作为一个办公室社畜,周一到周五日常状态极少在户外,除周末户外运动之外太阳能对续航的帮助几乎等于零。使用这两个月下来一般一天耗电在2-3%左右,感觉只是日常使用(不进行需要定位系统工作的运动记录)的话月充是完全可以的。

为了看看满电一次可以在综合的状态下使用多长时间,3月17日充电到99%。这些天来一直挂手上没有脱下,到4月7日剩余1%,提示电量极低,系统不能进行常规的操作了。在这整整21天全天心率和蓝牙打开,晚上进入睡眠模式心率蓝牙连手机之类的不会断开。这一段时间里通过手表记录的所有活动如下:

这一段完整一个续航周期记录的所有运动,包括户外和室内运动。

这一段完整一个续航周期记录的所有运动,包括户外和室内运动。

其中室内运动因为不需要定位工作,所以单独把户外运动的记录拿出来统计一下:

期间户外跑步的记录统计。

期间户外跑步的记录统计。

清明节前后期间广州天气很糟,因此有连续的几段时间没有外出运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满电得到了三周的使用时间,并且记录了超过十个小时、近百公里的户外运动轨迹。对这样的续航能力是很满意了。

因为最后两天的时候估计剩余的电量不足以支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户外运动记录,所以为了榨干那最后的一点电量还特意尝试了一下号称能大幅度提高续航能力的ultratrac定位模式。从相对的电量消耗来说确实是强,综合估计在这个模式下实际续航可以达到50小时左右(其实最后的一次记录数字显示只使用了1%的电量,因为还跟手机同步了一下运动记录又掉了那1%的电),百公里是可以爬到终点无忧了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定位精度放后面一起说)

通过有限的几次不严谨的活动对比,总体来看,太阳能对于续航能力的提升看似有点,但是在原来就很不错的基础上感觉又不是那么的明显。因此并不建议在选择不同版本的时候纠结于是否带有太阳能这一点。

而一直在其他测评中看到被评价为“大幅增加耗电”多双频多星定位,在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耗电情况似乎也没有特别高。

在这次的测试最后的一次回家,同步完数据,就出现了这个界面。

在这次的测试最后的一次回家,同步完数据,就出现了这个界面。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给各位看看这个界面。估计很多佳明多用户都没见过这个界面吧。在电量使用至1%时候会出现“电量极低”提示,并且正常操作已经无效。如果不是要进行这样的极限操作,我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瞧了一眼旁边的apple watch用户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为了测试一下太阳能到底能不能,曾经放阳台晒了半天。

为了测试一下太阳能到底能不能,曾经放阳台晒了半天。

插播一个,曾经测试了一下太阳能是否真正起到了直接充电的效果,晒了半天,结果发现没有充进去1%的电。garmin你可以说这个新面板很强,但是我不太相信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定位系统

双频多星是这次升级fenix7我的主要推动力,之前也看过站内光年大神的EPIX的评测也有详细说过双频多星定位下的表现。站内也有其他大神有过详细的轨迹对比,都可以找来看一下。

我也简单总结一下使用体验:如果要追求高精度的轨迹记录,十分值得入手。但是不要提升效果想象得神乎其技。

一般我的户外运动起始位置环境是这样的。供参考。

一般我的户外运动起始位置环境是这样的。供参考。

使用双频定位之后与使用GPS模式相比开始运动前的定位成功时间没有明显的提升,大概都可以在从到一楼户外开始的大概10-20秒以内,出了小区基本都可以显示已经定位成功,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家都是那种周边高楼比较多的环境,对于初始定位不算是一个很理想的环境。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1:有树木遮蔽,半边天被遮挡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1:有树木遮蔽,半边天被遮挡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2:大部分天空有树木遮蔽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2:大部分天空有树木遮蔽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3:几乎没有遮蔽,天空直接可见范围大,露天条件好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3:几乎没有遮蔽,天空直接可见范围大,露天条件好


我常跑的路线,大概有60%的路段都有树木遮蔽相当一部分的天空。之前在使用fenix5的时候,虽然不常见,但是这些路段会出现随机的定位漂移,有时候能有定位点飘到几百米之外,导致分段配速相当异常。截取不同设备不同模式下相同一段的路程对比一下,实际环境是上面第一张照片,头顶树木茂盛,半边天空基本不可见(广州的滨江路中大北门至广州大桥一段,理想还原轨迹形状应该是几段长距离顺滑的弧线):

fenix5,gps+北斗

fenix5,gps+北斗

fenix7,多星定位

fenix7,多星定位

fenix7,双频多星定位

fenix7,双频多星定位

fenix7,ultratrac定位

fenix7,ultratrac定位

明显的,在常用的定位模式(除ultratrac)下,与前两代的产品相比fenix7的定位稳定性要好了不止一点半点。不但是记录路径的精度高了,而且在两个月的使用中,记录过程中明显的随机漂移也“几乎”没有出现。如果手握前带产品对轨迹的精度不满意而考虑升级,是可以考虑入手了。

但是如果对比fenix7自身的几种模式,特别是国行版本的双频定位模式,可以说这是记录精度最好的gps运动腕表不为过,但是,如果用双频多星定位跟与国际版本相同的多星定位系统相比,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至少在我对比了几段经常会跑到路段之后觉得,相差快一倍多价格换来的精度提升是性价比极低的(我被收智商税了吗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

至于ultratrac定位模式,从轨迹图上就可以看到是通过大幅度减少了定位采样的频率,再连接为轨迹,因此避免不了双点时间间隔之内的细节信息丢失。对于精度和区间配速之类数据要求不高但是续航时间要求长的话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其他一些功能

实时体力

好像这个也是fenix7新增的功能?如果全天佩带的话,初步感觉这个估算还是靠谱的。在今年没有拉过特长距离(30+)的情况下,一般给出我的体力能维持的距离大概在35km左右,实时的体力消耗与我自己的感知相当。并且在平均配速高低不同的时候,给出的距离预估是会动态调整的。这个功能可以用于练LSD作为参考。

包括每天的身体电量这些数据,手表给出的数值和自身的感觉还是挺一致的。有时候起床的时候感觉就挺疲惫,手表上的身体电量显示也相对较低,应该是跟前一天晚上睡眠质量有点关系。

这个功能作为一个参考还是挺有趣的。长距离运动的时候,应该可以更好避免体力撞墙了。

心率检测

手头没有心率带了,不能做对比。但是稍微提一下,这一代的心率传感器的灵敏度非常高,从手上取下大概一秒绿光就停止闪动,放在其他材质表面好像也不会闪灯测量心率。不会出现记录空气心跳的情况。

其他运动记录

也顺带说说除了自行车和游泳(可用水下心率,但是因为附近游泳池未开放没办法测试一下)之外我经常用的其他运动吧。

通过connect编辑并存在手表上的运动,可以更规范记录常做的运动。每天几组不信做不死。

通过connect编辑并存在手表上的运动,可以更规范记录常做的运动。每天几组不信做不死。

garmin connect上可以找到很多力量和有氧训练的课程,发送到手表之后可以在对应的运动模式的“课程”里面找到,通过可以看到动作示范、跟随训练等等功能都挺完善。如果connect上的课程自己觉得不合适,还能自己创建或者编辑,平台上的规范动作我相信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对于训练动作的认知了,足够用。

随便滑了几下随机定了一个位置……对于从来不接受教练安排的我就像看到杂技团的练习时间表一样。不过在connect或者手表上,都可以看到动画的动作示范。

随便滑了几下随机定了一个位置……对于从来不接受教练安排的我就像看到杂技团的练习时间表一样。不过在connect或者手表上,都可以看到动画的动作示范。

例如我一般每天会做几组的5分钟HIIT,波比跳-深蹲-开合跳-俯卧撑-仰卧起坐-波比跳,在模式下会记录每个动作的完成次数。而且有点意外的是像俯卧撑这种手部动作幅度不大的运动,记录的次数还挺准的。但是像仰卧起坐这种动作,最好可以在开始计时就按照示范动作直到计时完成,中途不要比较明显的改动手部的动作例如甩手或者从放头旁边变化到放其他位置,不然计数很可能会停止。

我不爱上健身房,这些小功能对于日常的锻炼还是挺有用的。

至于更多的运动模式,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认知,甚至连列表我都没有看完。 有一些什么球,真的连名字都没听过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与其他运动表的不同

网上无数人有同样的疑问,除了品牌溢价,garmin为什么卖这么贵。苹果的心率好像更准(其实到底是不是有哪个品牌“更准”这里不展开了),好像现在国产手表的功能也挺全续航也不会差太远,garmin凭什么?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骑行,甚至现在的自行车上连功率计都没有了,还是在这里补充一点点我的理解。

首先品牌和做工的溢价是肯定在的,并且占比不低,看看garmin的产品线设计都能明白对于功能有重合的产品garmin划了多少个不同定位的产品。

其次最重要的是生态。

如果你是纯跑者——这个应该是目前大部分运动爱好者的身份,毕竟门槛相对低装备要求低——想要一个运动手表作为记录仪器,所以市面上的产品应该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不过当你有一天发现还需要路线规划、训练计划、科学一点的最大耗氧量之类的数据作为参考的话,一大部分市面上的产品就被排除了;再进一步发现原来还有设备能记录什么触地时间、离地时间、左右脚平衡这些数据时,目前好像就只有garmin和高驰的产品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配件做到(国产牛x);再进阶要求质感各方面都好一点让你高兴的时候搭配一下正装也可以的话,范围又再小了。而garmin是目前个人认为在这一个个圈子里面都有产品分布并且分布还挺科学的一个品牌(这里的分布既包含不同产品线之间功能的划分,当然也包括不同产品的定价,例如945-fenix-tactix-marq这几个系列从功能上真正的区别有多大?)。你的选择很可能是品牌营销人群细分的导向结果。

如果你是多重运动爱好者,特别是自行车,garmin有运动表,苹果华为松拓高驰polar都有运动表,都能通过手表做记录;garmin有码表,百锐腾wahoo也有码表,还有功能和外观更酷炫的其他品牌。

但是一旦寻找一个交叉点,你会发现硬件的重合点就是它(当然数据记录之类的也能通过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记录然后上传到不同平台进行互通和分析)。能在一家生态下完成你的记录的只有它。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也是进阶的爱好者避不开的,当想通过功率分析、踏频分析更好的练习,garmin对ant+设备的支持基本就是地表最强的梯队了。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需要的话,或者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功能的话,其他看似在功能上相同的产品我相信已经能很好完成你想要的功能,性价比无疑是更高的。


最后

我对运动腕表的定位就是日常愿意佩带(包括符合审美的取向。像曾经有两个机械表,分别被太阳能电波卡表和运动表打败了,现在都基本不用),该它上的时候可靠,记录功能相对完善,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一直以来fenix都满足以上几点,每次买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小东西实在谈不上性价比,但是每次更换跟它说拜拜的时候都觉得这几年下来没有让我期待落空的时候。

小彩蛋

来都来了,如果还赏面竟然看到了最后,给各位放个小彩蛋。

收到fenix7的时候手表的背面充电口旁边是贴了一张小透明胶的,上面标注了“5V,xxA”。不过这么随性的标注方式实在是太丑了所以到手我就撕掉了……

不整那些虚的Garmin FENIX7两月真实使用体验

所以其实是我忘记了上面标注的输入电流是多少安培……只是给我留下了这家伙至少是一个充电速度有提升的印象,因为虽然没有特别留意,但是fenix5的充电速度还挺慢的,感觉完整充一次至少要两个小时。

正好这一次完完整整把电耗尽了,就顺手记录一下完整充电一次的时间吧。使用的是小米标注A口最大输出5V3A的30W一A一C双口充电头,fenix7自带A口线。结果你猜怎么着?

2小时33分从1%到100%,感觉一点都没有变快啊混蛋

2小时33分从1%到100%,感觉一点都没有变快啊混蛋

希望以上对您的选择有帮助。




淘宝领券网资讯中心,全景关注各行业的发展风向,集中报道新品发布、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致力于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
已赞+1 已有人赞过
评论

  • 最新